《家风诗》
义方既训
家道颖颖
岂敢荒宁
一日三省
家 风
□ 如歌
小时候家风是传承
带着妈妈的叮咛 爸爸的期待
陪伴我成长
长大后家风是接纳
和着爱人的自律 儿子的乐观
给我幸福和温暖
家风是规矩 教我坚持原则
行止有度
家风是烛光 照我分清是非
勇于担当
家风是坐标 激我勤学向上
修身齐家
家风是暖阳 让我积极乐观
与人为善
有人说家风看不见摸不着
可我却看见它在你优雅的微笑里
听见它在你礼貌的言谈中
还有你面对困难不言败
面对不公挺身出的精神
处处都有它的身影
家风虽无形却有力量
虽无语 却能给人指引
它让民族传承悠久的美德
它让社会建立更好的秩序
家风就是未来
带着梦想启航孕育新的希望
我眼中的家风
□ 程燕园
家之风气,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话题。当我们聆听父母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时,家风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了。
家风是从教育开始的,孩子就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社会的希望,但他最根本的是个家庭成员,是家族传承的继承人。如诸葛亮《诚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オ须学也。修德须静,宁静能寻找心中那纯真的一亩田,借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家风正是如此,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身家清明,举止得体时都几乎用他一个书香门第。光凭这句话就足以让人感受他家族的魅力。
正如古语所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无论大小,都应遵规矩。这便是家规。家规是什么?是父辈从小对你的谆谆教诲。站坐有姿,长幼有序……可能只是父母的一句教训的话便也可称为家规。夏不占人上风,冬不遮人暖阳。一个家庭,有了规矩才能和谐相处。我是独生子女,可父亲却有三个兄弟,虽早已分家,但每年过年便也会聚到一起。每每那个时候,父亲便会告诉我,小孩子不能乱坐,往正方靠里的两张椅子是给爷爷和大伯伯的,孩子要坐在一旁;吃饭时不能先动筷子,也不可将菜挑得到处都是……父母的一句教训都是规矩,这些规矩继承下来了,也是家风的传承。
当然家风的内容可远远不止如何为人处世。家风还告诚我们要尽孝,要吃苦耐劳,要读书传家。然而,家风并不只是靠嘴上说说而已,它需要的是一代一代之间的身行力效,特别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立下规矩,且率身垂范,方可起到教育的最好效果,才能真正地传承家风。还记得小时候我比较贪玩,不爱学习。每次放学回家看到父亲下班空闲时,独自一人安静坐在书桌旁看书、练字。渐渐地,父亲的习惯深深感染了我,每次我在学习时开小差总会想起夕阳下父亲看书的背影。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精神文化传承。好的家风,有好的规矩,所以人才辈出;坏的家风,没有立规守规,所以家庭厄运重重。
重塑家风,从小事开始,从立规守规做起。
重整家风正当时
□ 吕玉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家也有家规,我们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那么,家风家规是什么呢?
家风家规是先辈的人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无论帝王还是权臣,无论巨贾还是平民,都有着传承家风家规的优良传统。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后裔人才辈出,长盛不衰,这跟他严厉的家教是密切相关的,家训家教培养良好家风;包公祖孙三代都是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清官,包公给后世子孙立了一条严格的家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公子孙为何能够居官清廉?是包工以身示范的家规影响了后代子孙,是他留下的家训教育了后代子孙。
优秀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现在中国正在崛起,“中国梦”如一面精神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实现“中国梦”要靠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那么我们拿什么去激励下一代呢?家庭,始终是教育的第一摇篮。一个不思进取的家庭,怎么能走得出胸怀天下的英才,“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如果在家庭这个摇篮里,我们都能为自己和家人装下美好的信念、良好的家风、优秀的品德,那么我们民族的未来,必定是昂扬向上的、充满希望的、生机勃勃的。
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不良的家风也能使孩子误入歧途。家风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其家族的兴衰荣辱,并且有强大的渗透力,影响着许多代后人的成长。
家风正则,能安居乐业;国风正,则能兴国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