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卫生信息管理(720701)
二、入学要求
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 专业类 | 对应行业 | 主要岗位类别 | 职业技能证书 |
医药卫生类 | 卫生信息管理 |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药部门等 | 病案管理、医药卫生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各卫生单位内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医学科技信息服务 | 病案信息技术初级、信息化办公(医疗行业)、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档案管理员、网络与信息管理等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良好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与社会工作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卫生院、医药部门、卫生信息情报机构及健康服务相关企业,从事疾病分类、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等医学档案管理与分析、图示资料管理及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卫生技术和健康服务相关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关心和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
(2)具有高尚品格、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4)具有较强的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和评价分析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及医学知识;
(2)掌握卫生信息资源的收集、存贮、处理与提供利用各主要环节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技能;
(3)掌握病案及健康档案管理的知识;
(4)掌握疾病分类和手术操作分类的基本知识;
(5)掌握信息系统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
(6)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7)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英语达到省英语二级水平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共32个学时。
2.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学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学时。
4.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学时。
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榈慕萄谌葜刑逑肿ㄒ堤厣?,162课时。
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榈慕萄谌葜刑逑肿ㄒ堤厣?28课时。
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榈慕萄谌葜刑逑肿ㄒ堤厣?,128课时。
8.计算机应用基?。阂谰荨吨械戎耙笛<扑慊τ没〗萄Т蟾佟房?,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96课时。
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榈慕萄谌葜刑逑肿ㄒ堤厣?,144课时。
10.公共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榈慕萄谌葜刑逑肿ㄒ堤厣?6课时。
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36课时。
12.人际沟通:据《中等职业学校人际沟通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榈慕萄谌葜刑逑肿ㄒ堤厣?,36课时。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
1.基础医学概论:包括人体形态学基础、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和医学遗传学等9个篇章,重点阐述了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兼顾基础医学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本书依据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接受到系统、完整、必要的医学知识教育。96学时。
2.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一种思想,是协同促进人群健康的一种理念。同时,流行病学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流行病学在医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导学科,而且作为一门群体科学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三个领域中最具平衡和杠杆作用,广泛地理解和接受流行病学及其思维方法不仅是重新将医学和公共卫生结合在一起的有希望的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当前最可行和最有用的方法,68学时。
3.卫生统计学:内容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基本实践技能。共计21章、30万字,内容包括绪论,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正态分布及其应用,总体均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二项分布,泊松分布,X2检验,秩和检验,直线相关与回归,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常用统计图表,调查设计,实验设计,人口及疾病统计,死亡统计和统计软件,计算器应用等,54学时。
4.管理学基础:系统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试图通过本教材的讲授和自学,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悸堑礁餮5牡厍楹托G榈牟钜?,本教材的分为导论篇、计划篇、组织篇、领导篇、控制篇和拓展篇,其中前五篇为必修内容,拓展篇为选修内容。68学时。
5.卫生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卫生法概述、执业护士法律制度、侵权责任及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献血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预防接种及主要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母婴保健法律制度、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等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护士从业有关的主要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90学时。
专业核心课程:
1.临床医学概论: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侧重于疾病的病因、部位、病理及其临床表现。120学时。
2.医院管理学:介绍医院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医院组织、 人事、医疗、护理、医院感染、医疗质量与安全、药事、运营与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明确医院管理的目标,了解医院管理工作流程和常用方法,以及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时融合介绍相关的卫生事业管理政策。72学时。
3.医学信息学:包括医学信息学基本理论,实际应用及其支持技术、 发展方向等,涉及医学信息系统(如 HIS、LIS、PACS 等)、远程医疗、医学决策支持系统等,63学时。
4.国际疾病分类:包括国际疾病分类的基础知识、分类方法、编码规则和操作步骤,主要诊断选择的方法;手术分类的基础知识、分类方法和编码查找方法,主要手术的选择方法;从病案和手术记录中提取信息进行编码的基本技能,120学时。
5.病案与统计:包括病案信息的组织管理、病案基础管理、门诊病案管理、住院病案管理、病案质量管理、病案信息统计常 用统计指标和分析方法、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RGs、电 子病案管理、随诊等内容。90学时。
6.数据库应用技术:包括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语言的一般应用,数据库中表、查询分析器、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等对象的创建与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总体规划和系统 主要功能的具体实施和设计。63学时。
专业选修课程:
1.卫生经济学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医疗文书
4.健康医疗大数据
5.医疗保险学
6.程序设计语言
7.信息安全技术
8.文献检索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时间安排共112周,其教学时间72周(含复习考试),毕业实习40周。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毕业实习按每周28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为3000~3200。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开设顺序和周课时安排。
公共基础课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学时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学时修完必修内容。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5、6学期,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详见附录一《教学时间分配表》、附录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安排表》、附录三《实习实践教学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应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有良好的师德;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熟悉医院工作流程;对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具备专业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师资队伍应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当外聘企业在职人员担任专业实践课程。
(二)教学设施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与医院携手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达到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进一步加强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及关键能力的培养。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与鄱阳县人民医院等各地市人民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实用人才,为医院为社会服务。
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接受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接受学生实习。参与教学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实习。搭建职业场所能力训练的平台,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在实训环境中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文件规定,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选用教材,优先选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根据需要编写校本特色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2)选择时必须依据本专业课程标准选用合适教材;教材应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教材使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特性,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2.图书文献配备
图文献配备应能满足学生全面培养、教科研工作、专业建设等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
3.数字资源配套
充分将校内外各项数字资源应用于专业教学。
(1)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方向课程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完成标准化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素材、题库等数字资源建设,并在校内学习平台上搭建课程,加大课程资源建设,便于学生学习。
(2)依托国家资源库建设平台,完成资源库课程建设,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
(3)借助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学,丰富课程教学形式。
(四)教学方法
1.示范讲解法:
教师对操作流程进行示范操作,边做边讲解。
2.情景模拟法:
模拟医院的病房环境,模拟医院的疾病发生情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技能分组练习如何处理医院常见的突发情况,提高学生的应急应变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讨论法:
在讲授核心课程各系统疾病过程中拿出经典病例样本,学生就样本展开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4.实物演示法、视频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将实物和视频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要学习的人体结构,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避免了单纯讲授的枯燥无味。
(五)学习评价
1.课程考核的核心:
(1)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能力掌握的程度(专业技术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
2.考核方法:
(1)知识考核:笔试 20%
(2)岗位能力考核:项目实践训练 70%
(3)职业素质考核: 10%
3.考核要求:
(1)理论考试:期末笔试,闭卷??际蕴庑停禾羁仗?、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2)实践考核:有专任教师和医院指导教师,履行双重身份的职责,进行现场管理与考核,根据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过程与工作态度几工作完成的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
(六)质量管理
建立规范的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利用教育信息化系统进行教学管理;将行业企业引入教学管理,建立行业企业专家、教学专家、资深教师参与的督导组,建立由学校教学机构、实习就业机构、行业企业专家、同行院校专家、学生等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教师采取多种途径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九、毕业要求
1.符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2.思想品德合格;
3.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
4.参加毕业实习并考核合格。
十、附件
附件一《教学时间分配表》;
附件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安排表》;
附件三《实习实践教学安排》;
附件四《实施设备和数量表》。
附件一
附件二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附件三 实习实践教学安排 (名称、内容、场地、学时数)
|